明代刘基在《初食槟榔》中就描画了他第一次吃槟榔的感觉:“槟榔红白话文,包以青扶留。驿吏劝我食,可已瘴疠忧。初惊刺生颊,渐若戟在喉。纷纷花到处,岑岑晕蒙头。将疑误腊毒,复想致无由。稍微热上头,轻汗如珠流。凉爽彻肺腑,粗秽无纤留。信知殷王语,瞑眩疾乃瘳。三复增永叹,书之遗朋俦。”
“若戟在喉、晕蒙头”是槟榔带给刘基的体验认识,而明代琼州写诗作家王佐和大文豪苏轼对槟榔,又有另一番感觉。
王佐在《槟榔》诗中写道:“绿玉嚼香特色别,红潮登颊日华匀。心含湛露滋寒齿,色转丹脂点绛唇”;苏东坡则在贬谪海南时写下“暗香獐子着人簪茉莉花,红潮登颊醉槟榔”的佳句,讲评食用槟榔后脸醉微红的状况。
实际上,对于文人雅士而言,食用槟榔,不止可以取得独有特别的食用体验认识,更关紧的,则是身分和地位的象征。
南北朝庾肩吾《谢东宫赉槟榔启》中就明确提及,“无劳朱实,兼荔支之五滋;能发红颜,类芙蓉之十酒。登玉案而下陈,出朱盘而下逮;泽深温奈,恩均含枣。”由此可看出,早在1400积年前,槟榔不只是提供皇室食用的贡品,也是圣上赍赏高级官员的关紧东西,能吃到圣上赍赏的槟榔,对朝廷为官的文人而言,是种极大的光荣。
本篇文章地址:http://www.sanyahao.com/info/info_show_17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