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人无贫富,皆酷嗜之’,更甚者‘以槟榔为命’。”这是《琼台志》中关于槟榔的记述。
槟榔,与椰子同属棕树科的面包果,自古以来,深深地锲进琼岛老百姓的生存出产当中,它既然爱情果,也是救命果、励志果,在很多诗词歌赋、非官方的传闻和现代文艺中,槟榔是个高频词。
民间歌谣哼唱“爱情果”
捧着槟榔,许下相伴一辈子的许诺。在海南浩博的多彩的婚庆正题产品中,这是黎族结婚仪式常见的形式。
槟榔,小小橄榄,却承受着爱情的厚重。千一百年来,琼岛上关于槟榔爱情的歌谣和故事却代代传授继承。
在海南民俗资深专家蒙乐生的记忆里,一位黎族老者与孙女儿的会话直到现在让他印象深刻。槟榔花开的夏季开始的一段时间,一首歌谣从老者的口中缓缓唱出,这是一首用海长江以南地区言歌颂传唱的民间流传的歌曲,歌谣的创笔者是老者的外祖母。
“加鹩哥,尾长长,飞入菜圃吃菜秧,飞去远山吃山竹,飞回前园吃槟榔。一口槟榔一口香,二口槟榔涂口红,三口槟榔去迎嫂,四口槟榔入嫂房。嫂呀嫂,无须嫌侬室家穷,侬室牛犊子一百左右只,侬室猪崽七八栏……”
朗朗上口的歌谣,唱出的却是一代人的隐私恋情。歌谣的寓意不明显,顽皮的孙女儿却总喜欢揭露外祖母的“小心眼”。
“隔河槟榔绿成荫,心想手动摘取怕水深;掷个石子试深浅,送口槟榔试哥心”、“一口槟榔一口香,二口槟榔暖心房;三口槟榔来做媒人,吃侬槟榔即侬郞”,听着孙女儿唱响的、简单明白易懂的槟榔歌谣,许多人或许就不难了解外祖母哼唱歌谣中的甜蜜滋味儿。
或许许多人会好奇,深绿颜色的槟榔是怎么样变成“爱情果”的?
本篇文章地址:http://www.sanyahao.com/info/info_show_17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