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80 |
|
|
|
¥1530 |
|
|
|
¥760 |
|
|
|
¥1100 |
|
|
|
¥1530 |
|
|
|
¥880 |
|
|
|
¥1250 |
|
|
|
¥880 |
|
|
|
|
|
¥150 |
|
|
|
¥168 |
|
|
|
¥158 |
|
|
|
¥200 |
|
|
|
¥398 |
|
|
|
¥398 |
|
|
|
¥258 |
|
|
|
¥118 |
|
|
|
¥145 |
|
|
|
¥150 |
|
|
|
¥148 |
|
|
|
¥0 |
|
|
|
¥138 |
|
|
|
|
苗族人的特色房屋槟榔谷位于海南省保亭县三道镇甘什岭,全称为“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区”。占地面积369亩,距三亚市28公里。景区由原甘什黎村、原始雨林谷和原蚩尤苗寨三大板块构成,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形态的,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多元型复合式旅游风景区。槟榔谷内椰风摇曳,茅舍掩映,村边溪流轻淌,水车悠悠,炊烟袅袅,一切那么悠闲,一切那么自在,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梦的家园。槟榔谷里有全海南岛树龄最老的百年槟榔林那天去槟榔谷,司机帮买的门票,143元,一分也不优惠,里面含多种内容,包括滑索等等,不去不减。司机还建议我最好找个导游,费用为50元。还不赖,那天我找到的是个小帅哥导游,人很热情友善,50块钱花得很值。都说“椰子代表海南,槟榔代表黎家”。这里有全海南岛树龄最老的百年槟榔林,而槟榔谷同时也是海南岛槟榔的发源地。所以摘槟榔也是这里的保留节目。“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呀”,熟悉的歌曲在脑海回旋。槟榔谷内的槟榔树游览槟榔谷,黎族文化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导游说黎族人见面说你好时,右手置胸前握拳竖起大拇指口颂“拨蒗”。在博物馆门口织锦的老奶奶,满面满腿都是纹身。导游介绍说,过去,黎族女孩子长到十几岁时,都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纹身。黎族人称为“开面”。刺文身在黎族传统中是神圣而纯洁的,不但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纹,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纹身在女孩子的房内进行,由村中的主纹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纹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图案,然后用竹刺或树刺进行纹制,等纹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这些纹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我可以想象,那是很疼很疼的,不禁问导游,“男孩子纹不纹?”答曰“不纹”。我感觉好不公平,再问“不纹行不行?”导游说,“过去好像没有不纹的”。但假如真有不愿或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纹身的女子,如果逝去,也必须用木炭按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纹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方能入葬。否则,就不可以埋葬在黎族集体的墓地之中。这对于过去的黎人是最严厉的惩罚。当然,现在黎族纹身的传统已基本绝迹,只能在黎族老奶奶身上才能见到。老奶奶很和善,我们一起“拨蒗”。黎家阿婆在织布槟榔谷的船形屋很有特色,因为它从外形上来看像一艘倒扣着的船。这是黎族几千年来建筑的结晶,取材简单,但里面却融入许多建筑智慧,有许多讲究。茅草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即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屋内为泥地,从外面挖回粘土,铺平,浇上水,用脚踏平踩实,晾干,再如此反复多次,地面便又平又硬。苗族文化艺术精髓槟榔谷里有扎鱼表演。说是感受最原始的捕鱼方式。再去看黎家民居,有免费穿民族上装拍照的,小帅哥导游一定要我穿一下,他来帮我拍照。只是那是件类似背心的上装,拍出来好像不怎么好看。不知道是一些商贩所为还是景区故意安排的,在景区内时不时会在某一平台处养点什么动物,如兔子呀、猴子呀、蟒蛇呀之类,吸引游人零距离接触拍照,从中挣点小钱什么的。只是对于我这个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觉得那些花花草草更可爱亲善些。偶尔一小段山路,只有我和小帅哥导游两个,彼此体味着山青、水秀、林幽、气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本篇文章地址:http://www.sanyahao.com/info/info_show_1908.html
|
|
|
|